两岸青年福州漳州同唱宝岛金曲
不过,这31家电力交易中心,目前主要由政府牵头搭建市场平台,让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自由协商或集中竞价敲定中长期合同电量,电网企业负责输送电力并收取过网费,这种方式应该说对电力市场的认识和操作还过于简单。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积极做好电力普遍服务,实现城乡用电均等化。
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主体,通过售电侧市场的有序竞争,给电力用户选择权,提升售电服务质量、能源利用效率和用户用能水平。16、探索售电试点项目和区域。通过设立平衡账户,调节电网企业监管周期内输配电实际收入与准许收入之间的差额。形成完善的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交叉补贴问题基本解决。在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等重点用电需求以及电力供应安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宽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售电侧市场准入条件,建立优先发购电制度,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扩大直接交易规模。
总体上看,我省电力体制综合改革具备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基础。2、提升清洁能源市场竞争力。建立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确定优先发电企业类别,合理确定优先发电顺序。
按电压等级分期分批放开用户参与直接交易,参与直接交易企业的单位能耗、环保排放均应达到国家标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产品和工艺属于淘汰类的企业不得参与直接交易。24、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建设管理。对承担相应的政府性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的现有自备电厂,在满足自备电厂参与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定下,规范其成为合格市场主体,允许其在公平承担社会责任条件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17、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积极稳妥推进各类试点。第一阶段(2016年2018年):以国家政策框架为基本遵循,以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开展输配电价测算,完善销售电价分类改革,完成相对独立交易机构的组建和交易平台的建设,明确市场准入标准和交易规则。
立足省情实际,稳妥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在电力市场建设、售电侧改革、跨省跨区电力交易、输配电价等领域先行先试、有序推进,围绕提高电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引导我省电力企业改善服务质量和生产水平。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运营、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售电侧改革、社会资本投资配售电业务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2020年底前建立以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在国家确定的售电侧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标准、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实际,依法确定符合技术、安全、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要求的售电主体准入条件。安排年度发电计划时,充分预留可再生能源发电空间,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供电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发电。
在避免出现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非理性竞争、影响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前提下,稳步增加直接交易电量。9、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机制。加强市场主体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制度,支持环保高效特别是超低排放机组通过直接交易和科学调度增加发电量。
坚持节能减排。试点过程中要建立问题发现和纠错机制,灵活应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防范风险,保证电网安全。
6、设立市场管理委员会。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范围明显扩大,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理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明显提高,市场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
2017年,直接交易电量比例达到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30%以上。对省内电网企业输配电价成本进行调查摸底,密切配合国家开展对陕西电网的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工作,明确监审范围,完善监审办法,从严核定成本费用,如期完成陕西电网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工作。支持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效能管理,完善有序用电、节约用电制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电力交易中心按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规则运营,按有关规定为电力市场交易服务,机构管理运营与各类市场主体相对独立,并接受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和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管。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电网企业成本监管,探索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引导合理有效投资,促进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遵循电力市场建设发展规律,维护电力市场秩序,确保电力调度权威,切实保障公益、民生用电,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切实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创新监管模式,根据职能依法履行电力监管职责,开展对电力规划从编制到实施全过程监督和后评价工作。
二、总体要求(一) 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积极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鼓励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有效竞争,切实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发展。
打造神府、榆横、延安和彬长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加快陕北至武汉特高压输电工程等外送电通道建设,扩大陕电外送规模,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优化配置。按照《陕西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实施办法》有关规定,2016年,电压等级 1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企业和10千伏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用户参与直接交易,具备条件时,逐步放开所有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
在发电环节实行了上网标杆电价,在销售环节实行了不同用户分类定价,相继出台了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组建了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取消了代管县,农村电网实现了行政村低压改造100%全覆盖,自然村组电网改造达到85%,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初步形成,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2009年消灭了无电人口。28、减少和规范电力行业的行政审批。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可自愿到交易机构注册成为市场主体。
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电源。加强对电网公平接入、电网投资行为、成本及投资运行效率的监管。
建立企业法人及其负责人、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将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使各类企业的信用状况透明、可追溯、可核查。五是立法修法工作相对滞后,制约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健康发展。
但是,陕西省电力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需通过改革来破解的难题,主要有:一是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市场交易规模有限。直接交易双方通过自主协商决定交易事项,依法依规签订电网企业参与的三方合同。
坚持科学监管。21、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建立完善的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加强与华中、西南等电力输入区域省份沟通协作,建立完善省际合作机制,更大程度地参与全国电力交易。二是电网公平开放机制尚未建立,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受到制约。
(二)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参照已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经验,结合陕西两家电网企业并存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电网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减轻社会用电负担等原则,合理确定试点范围,科学核定输配电价,研究拟定并及时报送适合我省电力体制特点的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经国家批准后组织实施。
5、明确电力交易中心职能。用户可以结合自身负荷特性,自愿选择与发电企业或电网企业签订保供电协议、可中断负荷协议等合同,约定各自的辅助服务权利与义务,承担必要的辅助服务费用,或按照贡献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23、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加大电力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调控电力发展的规模和布局,建立规划监督、评估、考核机制,各种电源建设和电网布局严格按规划有序组织实施,增强规划的执行力。


杭州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首次核酸检测曾均为阴性


天问一号奔火满月 已飞离地球900多万公里


“沈阳9岁男孩走失事件”最新进展 从浑河将其打捞上岸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整体观”的启示和探索


陕西延安公布1例本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希望娃们好好读书”75岁高龄老奶奶省吃俭用攒下万元捐给教育基金


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世卫:大多数国家仍处疾病传播流行的早期阶段


胡锡进卸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初评候选人公示
